最新新聞 :




主页 / 东海岸新聞

希盟劉靜芝不是敗在沒有服務
敗在民興黨與希盟拆伙
出版日期: Monday, November 21, 2022
文本大小:


希盟與民興黨的斗湖區部辦事處,兩黨脣齒相依,合則強分則弱。
【斗湖廿日訊】希盟公正黨拿督劉靜芝在五年前以4727張多數票擊敗原任斗湖國會議員國陣沙巴團結黨拿督葉娟呈贏得斗湖國會議席,但在五年後卻以3800張多數票敗給沙盟沙巴團結黨的羅思輝局紳。

五年前劉靜芝得票21400張,葉娟呈得票16673張。另外還有非主流的伊斯蘭黨莫哈末賓胡申得票2518張以及民望黨的阿里查曼得票2162張。

五年後羅思輝局紳得票19865張,劉靜芝獲得16065張選票,民興黨候選人曾國駿獲得11263張選票。

另外非主流的斗士黨候選人賀曼獲得1067張選票,擁有巫統背景的獨立人士莫哈末沙烈獲得1776張選票,另一位擁有民興黨背景的獨立人士拿督陳志新獲得651張選票。

鑒此,扣除了其他非主流派候選人的票源以及選民人口增長的兩大因素後,劉靜芝的得票較五年前少了5335張票,被認為因為希盟與民興黨的分裂,得票一分為二是造成這名沙巴希盟主席馬前失蹄的最主要原因。

劉靜芝在華人為主的斯里丹絨區票箱計算結果出爐時,一度領先3千多張選票,但是當土著為主的阿拔士以及巴隆兩個區票箱結果出爐後,形勢立刻逆轉,證明希盟候選人逃不過在友族區支持率不足的宿命。

因此拿督劉靜芝雖然被批評五年來表現不佳,實際上並非是造成她敗選主因,由於希盟成功打出要讓安華擔任首相的號召,大部分華人選民都顧全大局,選黨不選人。所以她的致命傷還是在友族選區的票源不強。

至於民興黨的候選人從事前人人期待的拿督江漢明落選後,已經造成斗湖華人對民興黨的選擇出現觀望,加上華人接受了希盟支持安華任相的宣傳,雖然民興黨提出組建婆羅洲聯盟概念,對華人選民已沒太大吸引力。

由此可見,希盟與民興黨一個強在華人區,另一個則強在巴夭族為主的友族區,合則能重演509的強勢,分就會造成如今次選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雙雙敗北的下場。



廣告

Advertisement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东海岸熱門新聞